仲甫探讨“工业设计转型”标准与乱象
来源:广东工业设计网 日期:2014-09-01 17:24:05 就“工业设计转型”话题的几点看法
------------盟约.瑞迅工业设计设计总监仲甫
“2011中国工业设计应用理论博士研讨会”是“第三届清华国际艺术·设计学术月(产业界会场)”的重点内容。会议力图为全国设计艺术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博士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沟通代表性院校近期的科研动态和学术成果。通过博士研究人员的观点阐述、与设计产业界代表的互动性座谈等形式,探索工业设计领域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这一宏观历史阶段的理论联系与融合方向。
这次讨论会上盟约·瑞迅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刘仲甫先生对产业界与设计界提出的看法与三个问题,为此广东工业设计网记者为刘先生提出的问题和看法做了相印的报道。以下是刘先生在“2011中国工业设计应用理论博士研讨会”提出的问题与看法
外面长幅上挂了今天谈“工业设计转型”的话题。
说到转型,那是否要先有“型”,才能谈转型?
设计业界给企业设计、建设模式,是否工业设计界自己先要建立一个好的模式?我就工业设计圈的一些大家都看到的状况,以个人的观点概况了以下几点问题,供各位参考和评论:
一、上次论坛上柳(冠中)老师说:设计师需要的是“土壤”。
是的。土壤:有政策扶持、有产业环境、有专家学者高瞻远瞩和设计群体、有政府组织、有幕后英雄的推动,这些都有了,但是否土壤缺少了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就是企业界。看到在一些奖项的评委里,有专家、学者、有国际名流,唯独没有企业界之事。他们其实更清楚自己的环境。
那么,在一些企业设计的活动里,尤其是一些公开奖项的设立和评定和评选的评委里,是否考虑让企业界的人参与,或者设立一些由企业界人士一同参与评定的奖项?与纯学术的奖项区别开来。首先立好这杆风向标,务实不务虚。
有很多奖项的设立是以教学要求为标准的,对现实没有实际意义,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没有起到促进作用。
为什么:作为知识产权新鲜出炉的获奖作品,却反而没有专利市场的火暴。专利市场里的交易,包括外观、实用、发明等专利价值,10万、20万、100万、甚至上千万,直线上升,为了专利互相掐架、官司不断。而国内工业设计的获奖作品、这些新鲜出炉的知识产权却几乎大多数无人问津,几乎没有企业争夺获奖作品获益权的现象。
本人自己也感觉,离获奖的“标尺”,似乎越来越远。如果我要去参加评奖,就要放弃自己目前的设计立场。
比如,刚进入园区,就遇到报刊一批获奖作品。奖些什么呢?电源多位插线板。不能理解奖励这些有什么意义。这种产品的市场价值不过5元至30元以内。按技术含量和生产难度,可能连中小企业都进不了,只能是微型、或者福利型企业去完成生产任务。去掉成本和税收,只剩下几元的毛利,还得有至少2-3层企业(生产厂家、批发商、零售商)去分享这几元的毛利。这样的微利,相对而高的原材料消耗,对当地社会的经济,会有什么样的功效?!
二、国内企业界,普遍对国内设计群体没信心或信心不足。
我们看到,为了抬高身价,国内很多企业,从起洋名字→打洋品牌旗号注册商标→伪外籍设计师之名→再到真金白银聘请外籍设计师,这也算是一种进步。但是在对待国内外设计群上,无论地位、认知度上、报酬上是“双重标准”。在我来看,“双重标准”那还有个“标准”,而国内工业设计界内甚至还没有一个衡量参照的“标准”,连“双重标准”的份还谈不上。
这是工业设计界没有给他们一个“标准”,甚至自己还在混乱“标准”。
外来的和尚是否都会、都能念经,反正不花我们的钱,也不关我们的事。但是,里面深层的东西是否值得反省业界自身的问题?
三、乱象。
我概括的乱象有3:
1、“没有适合企业标准”的乱象。
比如很多奖项的评选标准,我个人看近乎教学的标准,使国内企业取舍时缺少衡量的尺度,甚至是,错误的尺度。错误的尺度,就是不符合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求的尺度;不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尺度。
企业的尺度应该是什么?“赢利”就是基本的尺度。
不能赢利的设计,设计出花了,对他们而言,如同废话。
这是我遇到的一个例子。首先声明:对事不对人,绝对不存在人身攻击。
请看:“高级工业设计师”——这是一个令很多工业设计师向往的荣誉。但这里有一些这样令人难以理解的作品:把世界艺术大师的肖像往房子的外墙上一贴,就是“反传统”了。还没贴好,给人家贝聿铭的脸上割了一刀。
我不知道建筑界是否会给他荣誉,也不知道环境艺术界是否会给他颁奖,更不知道这是在用脑袋还是屁股在设计,但我们实在的看到了工业设计界,给予了极高的荣誉。
这本与我们无关,问题是:企业要讲出品,设计要讲精品,国内外设计界会怎样看待?企业界会怎么评估国内设计实力?给青年设计师和项目决策人提供了怎样的风向标?这些风向标反过来又影响了企业的决策取向。
在企业和设计群落互动的时候,甚至还出现了“人海战术”的标准取向。企业和设计单位双方都有将“设计单位的人数多少”,作为一个衡量设计师团队实力的一个尺度,我看不出工业设计实力与人数的多少有什么内在的联系。比如:有的不断向外宣释:我们有40多人,我们有1~200人...,把工业设计当作上山打老虎了。我观察过后,实际上这些是把中大型企业内部的技术科模式搬出来,加上一个搞外观的,就工业设计了。
这都是工业设计界没有标准模式落下的混乱。
2、工业设计的“核心价值”或“实际意义”被混乱了。
工业设计的核心价值是在于“标新立异”、还是在于“解决企业与市场与消费者之间的问题”?还是在“提升价值”?
当前顺德产业界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转型,升级。
转型升级中小型企业。不见得需要,甚至不敢需要那么多的标新立异。
那应该设立什么样的风向标?
那些奖项的设立意义和社会责任就很大了。
3、从业队伍的混乱:
当前政府,至少顺德区政府对工业设计扶持、支持的力度前所未有。这似乎成了一块诱人的糕点。
根据我初步了解,附近工业设计团队组成的什么都有:学法律的、学化工的、电子商务的、学机电的等等。都放弃了本专业,挂上了工业设计的牌子,把工业设计当做外观设计来做,做得还不地道。
我个人觉得,作为商业投入的话,这样做工业设计还不如做去医院。国内医院的利润最高达6700%(腾迅刚刚公布的)。
虽然是市场经济,不能去限制人家做什么不做什么,我个人也希望这些改行从事工业设计的能通过这一工作挣到钱,也不否认会有天赋异禀的工业设计异才。这种现象也正好反映了工业设计的市场需求。
但是,这种现象是否值得去鼓励、去扶持?!
这种现象几乎成为影响了甚至主导了各界对工业设计认识的主流形象。
工业设计的门槛,是否真的低到这样的程度:“临阵换旗”或者“现学现卖”就能做好?!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在座的老师也别办学院了,还花这么大力气做学问、培养博士!
工业设计是门边沿科学(不是边沿化的学科),所涉及的领域,随着产品内容和外延的延伸,涉及各个不同行业、跨领域专业的知识领域,工业设计师,必须去了解掌握相关领域的常识。而这些,在院校里的这点时间,是不足以完成配套培养的,只能到社会大熔炉里去淘炼。
据我个人20年从业体会:即使工业设计科班出身的,不去实践中,而且是跨领域地磨砺5~10年,把自身所学全部翻个个,都不堪重任。
尤其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这种课题,是技术难度很高的课题。所谓同行不同道,道同路都不同。根本就不是搞几个外观和僚伶的新奇就能解决的。
大企业无所谓,丢了几千万,还能扛。对中小型企业而言,这就是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了。
工业设计第一心理修学,就是门“关心他人”的专业。
相关从业者,不可为一己私欲、商业牟利为目的,虚高自身能量,而拿人家身家性命开玩笑。
这些乱象,又反过来直接影响了国内企业界、政府等相关关注阶层对国内工业设计界的评估和印象。这些乱象,值得工业设计学术泰斗、业界、政府部门领导、工业设计推动者等相关企业等社会群体共同去关注。
所上所言,无意贬低打击任何人。
凭心而言,唯两个字:慎重。
上一篇:张建民:用激情去燃烧设计的岁月